close

1999年東京都心,育有一子一女的一位幼稚園孩子的母親

殺了自己孩子幼稚園的同學

原因是自己的孩子沒有考上報考的私立名門小學,而被害者考上了,因而心生恨意

在公園看見被害者落單,而將他帶進公廁中勒斃

兇嫌將屍體裝袋帶回靜岡鄉下掩埋,再由家人陪同投案

這是1999年日本東京文京區發生的真實案件"音羽殺人事件"

森之眠魚這本書是以這個案件為基礎,5位同處東京都心的母親為主角

將隱藏在這個殺人事件背後的人性深沉帶出

書中的人性掙扎和母親們的互相猜忌較勁,寫來絲絲入扣

書中不見血,但卻能讓人不寒而慄

女人的情感一向敏銳,作者角田光代筆下的女人深刻的情感栩栩如生

猜忌妒恨,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藏著邪惡貪婪和幼稚的一面

五位女主角因緣聚會同住在東京都心的教育區

當然,孩子的教育當然爾成為母親的生活重心

這時候的孩子除了比可愛聰明伶俐以外

就要開始比哪個孩子會的才藝多,哪個孩子能上名校

孩子成為母親的替身,代替母親成為肯定自我的工具

終究像是在狹窄空間中的小魚,成為價值觀下的犧牲品

原本和諧的幼稚園媽媽因為逼近報考私校小學的日子接近

媽媽們開始了鉤心鬥角的遊戲,友誼也漸漸變質

相互比較的壓力,讓這一群母親在都會叢林中不斷失去自我

"爲什麼是你?爲什麼不是我的孩子考上"

失落妒恨感燃燒了這群以孩子為重心的母親

不安,自卑,糾結的內心開始讓森林中的猛獸蠢動

於是,母親們開始疑惑憂慮,開始鑽牛角尖,終至建築的城堡開始崩壞

每一個母親雖然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出身環境

卻不約而同的投近這場內心角力的風暴

隨著故事主角們的內心沉淪起伏,看的喘不過氣來

真實案件中的母親因為找不到出口而殺了自己孩子的同學

書中的母親們也因為找不到出口而面臨崩潰邊緣

殺意在日漸緊迫的壓力中點滴形成

書中的高潮殺人片段,作者用了第三人稱去進行

實在猜不出來到底是誰殺了誰

不過,書中本就是只用事件做引言,不是音羽殺人事件的原版縮影

所以 ,當做一本和案件完全無關的書來看會比較好

書中很清楚的嗅出日本的社會習性

就是在孩子的教育角力中,父親的角色總是缺席的

名門教育和名譽地位,在日本社會中的衝擊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台灣的名門教育心結雖然沒有日本那麼嚴重

但是作為母親的看劇中的角色,應該會心有戚戚焉

隱藏在表面下的壓力和無助,有時像是一條繃緊的弦

壓抑或是宣洩,就是人性的考驗

這種喘不過氣來的情緒,倒也是可以作為為人之母的借鏡

 

 

arrow
arrow

    美美的生活點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